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財經網(wǎng).復制必究 聯(lián)系QQ280 715 8082 備案號:閩ICP備19027007號-6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chuàng)”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lián)網(wǎng)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大家好,小安來為大家解答以上的問題2022年油價調整窗口時間表,下一輪油價調整日期時間表這個很多人還不知道,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不少人用顫抖的手
打開了這篇推文
是的
油價繼續(xù)漲!
本年度的第11次油價調整
將在周二(6月14日)晚24時進行
截至10日是調價周期內的
第8個工作日
在此調整區(qū)間內
國際油價不斷刷新新高
預測6月14日24時油價上調320元/噸左右,折算為上調0.25元/升左右,按一箱50升92號汽油計算,加滿一箱油,將多花13元左右。
事實上,在6月14日調整前,今年以來國內已經歷了10次成品油價格調整,呈現(xiàn)出“9漲1跌”的趨勢,國內汽、柴油每噸已累計分別上漲了2330元和2245元,這也意味著,一輛50升油箱的私家車目前加滿一箱油要比年初多花93元。
這也意味著95號汽油離10元關口越來越近了。業(yè)內分析認為,如果在本輪國內剩余的計價周期內,國際油價仍不能出現(xiàn)大幅下跌的趨勢,本輪國內油價將繼續(xù)大概率上調,也將成為年內的第10次上漲,國內95號汽油油價或將進入“十元”時代。
業(yè)內分析認為
如果在本輪國內剩余的計價周期內
國際油價仍不能出現(xiàn)大幅下跌的趨勢
本輪國內油價將繼續(xù)大概率上調
也將成為年內的第10次上漲
且國內95號汽油油價
或將進入“十元”時代
今年以來國內已經歷了
10次成品油價格調整
呈現(xiàn)出“9漲1跌”的趨勢
國際油價高位運行會持續(xù)多久?
在林伯強看來,國際局勢緩解,油價才能下降,不過短期內并不會有這種變化。“大家大概率要為好幾年的高油價做好準備”。
“長期來看,石油價格會一直高企的依據(jù)并不充分。”中國能源研究會常務副理事長周大地向中新財經表示,從經濟運行的角度看,如果世界經濟不景氣,那么油價高挺也沒有太多的道理。
他認為,國際原油漲價,并不是生產供應短缺的問題。“俄羅斯的石油生產沒有大幅度下降,世界石油流向只是出現(xiàn)了局部重組的現(xiàn)象。”
國際油價會觸及調價機制上限的130美元嗎?在林伯強看來,目前看,成品油定價機制沒有受到嚴格的挑戰(zhàn)。“當國際油價達到每桶130美元后,國內成品油將如何按照機制定價,緩解百姓負擔,將真正成為一項挑戰(zhàn)。”
根據(jù)現(xiàn)有國內油價定價規(guī)則,國內油價和國際油價存在聯(lián)動機制,但國內油價卻并不會隨著國際油價的波動而“無限”上漲。
國家發(fā)改委相關負責人曾介紹,當國際油價繼續(xù)上漲,但不超過每桶130美元時,國內成品油價格按機制正常調整;如高于每桶130美元,根據(jù)《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規(guī)定,按照兼顧生產者、消費者利益,保持國民經濟平穩(wěn)運行的原則,采取適當財稅政策保證成品油生產和供應,汽、柴油價格原則上不提或少提。
國際油價走高對中國經濟影響幾何?
國際能源價格統(tǒng)計網(wǎng)站(GlobalPetrolPrices)6月6日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在全球170個國家和地區(qū)中,中國汽油價格由低到高排在第98位、柴油排在第80位,與全球平均價格非常接近。
周大地表示,國際原油價格上漲,我國石油進口成本提高,每年要多支出數(shù)百億美元。但在現(xiàn)有定價機制影響下,國內油價變動能夠被控制在一定范圍內,降低了國際油價變動對國民經濟運行的影響。
林伯強也認為,與歐美國家有所不同,原油漲價對我國經濟并沒有產生太大的影響。因為石油在我國整體能源中占比低于兩成,而在歐美國家整體能源體系中,油氣占比要超過六成。“中國能源主要是以煤炭為主,只要煤炭價格穩(wěn)定,就不會出現(xiàn)太大的能源通脹問題。”
同時,周大地建議改善“靠大宗低價產品做買賣”的貿易形式,同時綜合措施,從戰(zhàn)略上逐漸提高能源安全程度,降低或避免通脹型和突發(fā)型大宗商品漲價對經濟的沖擊。
網(wǎng)友們紛紛直呼“太貴了”
“已經不敢開車出門了
”“趕緊換電車吧”
看似調侃
實則是油價上漲
沖擊燃油車市場的真實反映
6月14日24時油價上調請通知親朋好友注意提前加油!
綜合:今日油價、澎湃新聞、微博
本文到此分享完畢,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財經網(wǎng).復制必究 聯(lián)系QQ280 715 8082 備案號:閩ICP備19027007號-6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chuàng)”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lián)網(wǎng)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