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財經網.復制必究 聯(lián)系QQ280 715 8082 備案號:閩ICP備19027007號-6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chuàng)”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lián)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豐田最暢銷的歐洲車型Yaris將于明年移至新一代產品-并且已經公開了第一批官方圖像和細節(jié)。
第四代Vauxhall Corsa競爭對手計劃于2020年中在英國開始銷售,客戶交付將從9月開始。它已經從頭進行了重新設計,帶有一個新平臺和一個專為新車設計的三缸混合動力總成。
與前幾代Yaris一樣,這款新的minimini在歐洲設計時也考慮了歐洲客戶,并將繼續(xù)在法國的Valenciennes工廠中建造。但是,Yaris這個名稱現(xiàn)在將首次在全球范圍內用于為每個地區(qū)量身定制的小型汽車上,就像豐田對最新的卡羅拉所做的一樣。
據說該設計本身比其前身更加“緊湊和敏捷”,目的是消除該車類似MPV的比例。豐田聲稱,借助新的GA-B平臺,車頂高度顯著降低了40毫米,而頭部空間卻沒有明顯損失。它的寬度也增加了50mm,履帶寬度增加了60mm,而軸距增加了50mm,以增加乘客空間。盡管如此,新車的長度實際上減少了5mm。這意味著Yaris是唯一的不到四米長的超小型汽車,可幫助實現(xiàn)城市機動性。擁有同等聲譽的同類最佳轉彎圓也適用。
最初的豐田雅力士(Toyota Yaris)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汽車,從那以后,它已經失去了才華橫溢的競爭對手的地位。它可以從福特嘉年華的強大而長久的牙齒中重新獲得冠冕嗎?
新的內飾并未在車展上展示給我們,但隨后發(fā)布了一張圖片。豐田汽車聲稱,駕駛室遵循“手扶車輪,眼睛注視道路”的原則,在駕駛員的視線內裝有簡約的儀表板和信息屏幕,并配有“雙目式”儀表。駕駛位置得到了改善,髖部的位置比舊車低3.6厘米,座椅和車輪的調節(jié)范圍更大,坐姿更少。
英國規(guī)格尚未得到證實,但我們知道Yaris將獲得Apple CarPlay和Android Auto連接,標配8英寸觸摸屏,頂級型號可能會提供更大的顯示屏。這是同類產品中的第一款在駕駛員和乘客之間安裝安全氣囊系統(tǒng)的汽車,而標準的全套駕駛員輔助系統(tǒng)則是該汽車。
歐洲Yaris將配備三臺汽油發(fā)動機,全部配備三缸?;镜?.0升將配備五速手動變速箱,而1.5則將配備六速手動或CVT自動選裝件。英國最初將采用這兩個1.5升,而稍后可能會升至1.0升。這款混合動力車將占總銷量的80%以上,使用1.5升發(fā)動機,搭配79bhp,103 lb ft的電動機和風冷的鋰離子電池。該電池比替換的鎳氫電池組輕27%,但能夠以更快的速度提供比舊電池更大的功率。
豐田聲稱,與新的變速驅動橋和更高效的電機一起,該動力總成的功率比以前提高了15%,但二氧化碳排放卻減少了約20%。但是,功率,扭矩和效率數(shù)據尚未公布。已經證實的是,Yaris混合動力車可以以高達80mph的速度切換到純電動模式-遠高于以前。發(fā)動機本身以阿特金森循環(huán)運行以提高效率,具有可變的氣門正時,具有40%的熱效率系數(shù),并以類似于柴油的14:1壓縮比運行。
豐田汽車表示,與花冠和C-HR有關的新型GA-B平臺,由于使用了高強度鋼,提供了一流的結構剛度,比Mk3 Yaris高出40%。盡管如此,以及混合動力技術的發(fā)展,工程師們對Autocar表示,新Yaris的規(guī)格將比舊車輕20公斤左右。平臺的較低重心,加上較寬的履帶和較硬的后扭力梁,且彈簧剛度較小,據說可以改善乘坐質量和操控舒適性。
答:首先,發(fā)動機側提供的動力更多,但扭矩更大,可以從電氣側更快地獲得扭矩。它抑制了發(fā)動機轉速,并更多地利用了EV動力。它的驅動方式更有趣,更動感。”
問:將汽車保持在純電動模式會更容易嗎?
“您會發(fā)現(xiàn)節(jié)氣門踏板在喚醒發(fā)動機方面不太靈敏;是的,保持電驅動更容易。理論上純電動汽車的續(xù)航里程可達4英里,但這不是它的工作原理。我們估計,在正常的城市駕駛中,發(fā)動機將在80%的時間內關閉,并通過再生來自我充電。”
問:如果混合動力車的銷量如此強勁,為什么還要打擾傳統(tǒng)汽油發(fā)動機呢?
答:“混合動力是重點,但有些人仍然希望汽油發(fā)動機的價格更低。盡管如此,實現(xiàn)80%混合動力銷售的目標?我認為,我們可以戰(zhàn)勝這一點。八年來,我們已經售出了500,000輛Yaris混合動力車。”
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財經網.復制必究 聯(lián)系QQ280 715 8082 備案號:閩ICP備19027007號-6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chuàng)”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lián)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