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財經(jīng)網(wǎng).復制必究 聯(lián)系QQ280 715 8082 備案號:閩ICP備19027007號-6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chuàng)”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lián)網(wǎng)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由MIPT和ITMO大學的研究人員組成的物理學家團隊對一系列材料進行了比較分析,以確定它們是否適用于介電納米光子學。他們的系統(tǒng)研究產(chǎn)生的結果可以優(yōu)化使用已知材料來構建光學納米器件,并鼓勵尋找具有優(yōu)異性能的新材料。
為了發(fā)送,接收和處理電磁信號,使用天線。天線是能夠有效地發(fā)射,拾取和重定向電磁輻射的設備。通常,人們認為天線是在無線電和微波范圍內工作的宏觀設備。但是,有類似的光學設備(圖1)??梢姽獾牟ㄩL達數(shù)百納米。因此,光學天線必然是納米尺寸的器件。光學納米天線可以聚焦,引導和有效地傳輸光,具有廣泛的應用,包括光學信道傳輸,光電探測,顯微鏡,生物醫(yī)學技術,甚至加速化學反應。
為了使天線有效地拾取和發(fā)送信號,其元件需要諧振。在無線電波段中,這些元件是線。在光學范圍內,具有等離子體共振的銀和金納米顆粒(圖2a)長期以來一直用于此目的。這種顆粒中的電磁場可以以10納米或更小的尺度定位,但是由于導電金屬的焦耳加熱,磁場的大部分能量被浪費。等離子體納米粒子有一種替代品,在過去五年中已被廣泛研究,即具有高折射率的介電材料粒子在可見光頻率下,例如硅。當介電粒子的大小和光的波長恰好合適時,粒子支持特定類型的光學共振,稱為Mie共振 (圖2b)。由于電介質的材料特性與金屬不同,因此可以通過用介電類似物代替等離子體納米天線來顯著降低電阻加熱。
確定Mie共振參數(shù)的材料的關鍵特性是折射率。由具有高折射率的材料制成的顆粒具有以高品質因子為特征的共振。這意味著在這些材料中,電磁振蕩持續(xù)時間更長,無需外部激勵。此外,較高的折射率對應于較小的粒徑,允許更多的微型光學裝置。這些因素使得高折射率材料 - 即具有高折射率的材料 - 更適合于實施介電納米天線。
在Optica發(fā)表的論文中,研究人員系統(tǒng)地研究了可用的高折射率材料在可見光和紅外光譜范圍內的共振。這種材料包括半導體和極性晶體,例如碳化硅。為了說明各種材料的行為,作者提出了相關的質量因子,這些因素表明入射光激發(fā)的振蕩有多快就會消失。理論分析使研究人員能夠將晶體硅識別為目前可用的最佳材料,用于實現(xiàn)在可見光范圍內工作的介電天線,其中鍺的性能優(yōu)于紅外波段的其他材料。在光譜的中紅外部分,由于可能的應用,例如輻射冷卻,即,特別感興趣 通過以電磁波的形式將熱量輻射到環(huán)境中來冷卻加熱體; 和熱偽裝 - 減少物體散發(fā)的熱輻射,從而使紅外相機看不見,鍺和碲的化合物占據(jù)了基座
質量因素的價值存在根本性的限制。事實證明,半導體中的高折射率與電子的帶間躍遷有關,這不可避免地需要吸收入射光攜帶的能量。這種吸收反過來導致質量因素和加熱的減少,這正是研究人員試圖擺脫的。因此,在高折射率和能量損失之間存在微妙的平衡。
“這項研究非常特別,因為它提供了最完整的高折射率材料圖,顯示了哪種材料最適合制造在此光譜范圍內工作的納米天線,并且因為它提供了對所涉及的制造工藝的分析,” Dmitry說。 Zuev,ITMO大學物理與工程系超材料實驗室研究員。“這使研究人員能夠選擇材料以及所需的制造技術,同時考慮到他們的具體情況所要求的要求。這是一個強大的工具,可以進一步擴展各種介電納米光子器件的設計和實驗。“
根據(jù)制造技術的概述,硅,鍺和砷化鎵是納米光子學中使用最徹底研究的高折射率電介質。有許多方法可用于制造基于這些材料的共振納米天線,包括光刻,化學和激光輔助方法。然而,在一些材料的情況下,尚未開發(fā)出用于制造共振納米顆粒的技術。例如,研究人員尚未提出用碲化鍺制造納米天線的方法,通過理論分析,碲化鍺在中紅外范圍內的性質被認為是最具吸引力的。
“毫無疑問,硅是電介質納米天線制造中使用最廣泛的材料,” MIPT的博士生Denis Baranov說。“它價格實惠,基于硅的制造技術已經(jīng)確立。此外,這很重要,它與CMOS技術兼容,這是半導體工程的行業(yè)標準。但硅不是唯一的選擇。可能存在在光學范圍內具有甚至更高折射率的其他材料。如果它們被發(fā)現(xiàn),這對于介電納米光子學來說意味著好消息。“
2016-2022 All Rights Reserved.平安財經(jīng)網(wǎng).復制必究 聯(lián)系QQ280 715 8082 備案號:閩ICP備19027007號-6
本站除標明“本站原創(chuàng)”外所有信息均轉載自互聯(lián)網(wǎng)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